
对于高中三年级学子来讲,每一个人都期望提升成绩,但因为学习技巧不科学,不少同学付出不少努力后不见回报。高考考试复习时间本就不多,何况还要走弯路?同样的时间,同样的学习内容,哪个效率高哪个就能笑到最后。
市质检马上到来,离高考考试也就五个月,如何在这期间里获得高效的复习成效呢?大家邀请集美中学的王中伟老师为大伙做指导。
名师档案
集美中学高级教师,教育硕士,厦门学科带头人
舍得花时间训练和睡觉
不少在复习中陷入困境的同学常常混淆了学习本身和学习结果,他们以为只须保证了学习时间,抓紧天天每一分钟刻苦学习,不停做题,就肯定能获得好成绩,而忘记了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,而不是学了多少时间。
事实上拼命苦学不可以保证肯定能掌握,巧学、会学,才能掌握。不少同学的学习技巧是事倍功半,付出与收成不成正比致使他们心理失衡。学习技巧非常科学,学习效率肯定非常高,当你拼命苦学而进步不大时为何不准时深思并改进学习技巧呢?
高效复习要有身体筹备,即要两个舍得:舍得花时间训练,舍得花时间睡觉。没好的身体做后盾,非常难做到高效率的复习。
磨刀不误砍柴工,天天要舍得20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的训练时间,这极其要紧。高中三年级考生基本上天天学习时间都在12个小时左右,大脑极容易疲劳,不舍得时间训练,大脑昏昏沉沉,学习效率如何能高呢?
下课了,要到室外活动,教室里人多,二氧化碳多,空气不新鲜,大脑缺氧,人就容易困倦,思维不明确,上课成效不好。所以,每节课间休息的15分钟要合理的利用,要像小老虎一样跑跑跳跳,到树下到草坪上呼吸新鲜空气,为下一节课做筹备。
同样的道理,要保证肯定的睡眠时间,要舍得花时间睡觉,保证上课时精神饱满。假如晚上多学一小时,上课打盹10分钟,老师讲的要紧的要点没听到,得不偿失。
早餐也要吃好,一上午的学习,大脑要提供葡萄糖,有些同学两个包子一杯豆浆就打发了早餐,到最后一节课会因为低血糖而导致困倦疲乏,听课成效就会大优惠扣,这是你熬夜两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损失。
不会训练,不会休息,就是不会学习。科学的学习,不是拼时间,拼体力,而是提升学习的效率。真的的“惜时”,是高效率地借助时间而不是延长期。
不要被动听课和死记硬背
高效率的高考考试复习的主阵地在课堂。所谓高效课堂,就是听一节课的收成等于其他人听两节课。如何做到?在课堂上,大脑要高速运转,积极主动考虑,要一直想在老师前面,去考虑解题的思路,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,可以带一点批判思维去理解,这个思路怎么样?还有别的思路吗?甚至可以和老师争辩,不要被动听课,不要死记硬背,拒绝被填鸭。
高效率的思维不但要动脑,还要动嘴和动手,听不知道的地方要举手提问,不要怕不好意思,“脸皮薄,吃不着,脸皮厚,吃个够”。经过自己理解的东西才是我们的东西,经过自己考虑的东西才能掌握灵活运用,思维能力才能提升。
在课堂上,要维持精神饱满,坐姿要挺直,头抬得高高,目光要有神,这个身体语言会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,也会激起老师的讲课情绪。好的精神状况是高效听课的保证。
做在题海中自由游泳的鱼
高中三年级复习,不能离开做题。高效复习与做题也密不可分。怎么样做一条在题海中自由游泳的鱼?做题的目的是什么?是为了寻求答案吗?不少同学做题,得出答案就结束了,这是不对的。做题,是为了在剖析中提升剖析能力,在推理中提升推理能力,在解决问题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,能力提升于在做题的思维过程中。
在高考考试中碰到做过的完全相同的原题几乎不可能,但假如解题能力、剖析能力强大,什么题目都能做出来。兵来将挡水来土掩,这种能力就是要通过做题提升的。
做题之前,先从整体上审视这道题,想出总体思路再下手,而不是有一点思路立刻就动笔。题目做完,要再审视这道题,还有没别的更好的思路?第三次审视,假如改变题目的条件,又该怎么样做?要掌握举一反三。
要了解题目的来龙去脉,变化形式也会应变,要达到“你脱了坎肩我也认识你”的程度,假如在高考考试中遇见变换坎肩的“老友”,那该有多么喜悦啊,那是他乡遇故知啊。总之,要看重做题的水平而不是数目,能进入题海中,又不迷失在题海中,要驾驭习题,而不是被习题绑架。要做一条在题海中自由游泳的鱼,进得去,出得来。
选择合适我们的资料习题
方向错了,就会走歪路,学习内容选错了,复习效率就是零。在雪花般的试题、山一样的辅导资料中,需要掌握选择合适你一个人的资料和习题。对试题上的习题,也不必面面俱到,做得非常熟练的题型可以跳过去,偏题和怪题可以大胆地抛弃。
没最好的办法,只有比较合适我们的办法,每一个人的高考考试目的不同,做题的难易也应该有所不同。常常和老师交流学习的重点内容,就像司机把好方向盘一样要紧。
除此之外,一个苹果一个人吃,这个人只得到一个苹果。一个解题办法与多个人推荐,在交流与讨论中可以得到多个解题办法。有时候,在争辩中,为了证明我们的解题办法,大脑高速考虑,会又有新的思路出现,不断闪现思维的火花,在争论中修正和健全我们的解题办法,而且,经过这种争论的内容在记忆中会持久不忘。
一个人的思维毕竟有局限,可以常常和同学们讨论问题,采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,是最聪明的做法。乐于做人师,乐于给其他人解说,解说的过程,其实是自己整理和巩固常识的过程,助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。
周末拿出肯定时间再回首
周末两天的时间如何合理安排呢?除去做作业,要拿出肯定的时间,再回首。
第一,要回顾课本,这是大部分考生不看重的复习环节。看看高中三年级考生书桌上大多是厚厚的复习提纲,极少有课本。看课本,看入门知识,看公式和规律,是复习之本,是复习的基础,基础不牢,非常难盖出优质的大厦。
做一道习题,假如入门知识有漏洞,定义理解有偏差,定律理解不全方位,再高的剖析能力也无济于事。
第二,是回顾课堂,整理一周来各科老师课堂上讲课的内容,重温老师的思路,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,多重复几次,理解更深,记得更结实。每周都这样,要培养习惯。
第三,是回顾做过的习题,总结解题的思路和办法,看看错题集,总结错误是什么原因。每周一回头,把吃到肚子里的内容再消化消化,学到的东西不忘,不是捡了芝麻丢西瓜,是高效复习的诀窍。
高效率的复习,是科学的复习,会使你在高考考试中笑到最后。